跳到主要内容

产品安装指南

1. 文档介绍

1.1 编写目的

为了方便您高效、便捷地部署数语科技(以下简称Datablau)的产品,特编写此文档供您在部署产品时参考,建议您在部署产品前仔细阅读本文档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与Datablau取得联系。

1.2 预期读者

本文档的阅读对象为产品安装部署、运维、项目实施和交付等相关人员。

1.3 名词解释

名词释义
Datablau北京数语科技有限公司
DAM数据治理平台
DDM数据建模平台
DDC数据资产目录
DDS数据安全管理平台
DDD数据模型开发平台
DDM Floating License浮动型License许可控制器

1.4 参考文档

《数语科技产品安装部署环境需求文档》


2. 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为CentOS、RedHat等主流Linux操作系统,具体的服务器配置、端口、数据库等要求请参考《数语科技产品安装部署环境需求文档》。


3. 注意事项

  1. 在部署之前,Datablau会向您发送《数语科技产品安装部署环境需求文档》,请严格按照该文档准备机器环境,以保证所部署的产品能完整、稳定地运行。
  2. 在部署之前,需要您提供部署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给到Datablau,以便生成产品License使用许可文件。
  3. 请确保产品所部署应用服务器的独立性,无其它应用程序在运行,避免端口冲突等问题。
  4. 请根据服务器的实际配置情况调整每个组件或服务的启动内存大小。
  5. Datablau产品在Linux系统初次配置时需要用到root权限,建议在服务器上新建一个名为"datablau"的用户专门用于部署和启停Datablau的产品服务应用。
  6. Datablau的产品默认部署在Linux服务器的数据盘目录,若部署用户无此目录的执行权限,请使用root用户做数据盘目录的赋权。
  7. Datablau数据治理产品产品支持部署的数据库类型包含MySQL 5.7/8.0和Oracle 10g/11g/12c/19c和Dameng v8和Postgres 14.6(MySQL和达梦数据库要求对大小写不敏感。)

4. 组件作用介绍

微服务/组件类型版本主要作用
Database数据库/产品后台存储数据库
Redis组件6.2.19缓存数据库
Elasticsearch组件7.17.8全文搜索引擎
Neo4J组件3.5.28图数据库
Kafka组件3.5.1消息队列
DolphinScheduler组件3.1.7_7.0.7海豚调度工具
Zookeeper组件3.8.0分布式协调服务
Nacos组件2.4.1服务注册与配置中心
Nginx组件1.26.2前端静态资源文件

5. 端口网络策略

Datablau产品的具体端口使用清单如下,需要将Nginx所在的应用服务器开放18080、18083和8848及数据安全网关等端口到办公环境中。

端口列表

类型服务名称服务中文名称端口
基础服务Gateway网关服务模块11010
基础服务Base基础服务模块11020
基础服务User用户管理模块11030
基础服务Workflow工作流模块11040
基础服务Audit审计日志模块11050
DAMMetadata元数据模块12010
DAMDataStandard数据标准模块12020
DAMDataQuality数据质量模块12030
DAMGraph知识图谱模块12040
DAMJob Scheduler任务调度12050
DDMDDM数据模型模块13010
DDMDDM Re Instance模型逆向模块13040
DDMArchy架构管理模块13020
DDMBPMN业务流程模块13030
DDMDDM License Server浮动型License控制器18083
DDCDataAsset数据资产目录模块14010
DDSDataSecurity数据安全模块15010
DDSJDBC Gateway数据安全网关模块15020
DDSJDBC Gateway Mgmt数据安全网关管理模块15030
DDSAIC机器学习15040
DDDDDD数据模型开发平台16010
DDDMetric指标服务16020
组件Database产品后台存储数据库3306/1521/5236/5432等
组件Redis缓存数据库6379/6380/16379/26379
组件Elasticsearch全文搜索引擎9200/9300
组件Neo4J图数据库7687/7474
组件Kafka消息队列9092/9093
组件DolphinScheduler任务调度工具1234/5678/12345
组件Zookeeper分布式协调服务2181/2888/3888
组件Nacos服务注册与配置中心7848/8848/9848/9849
组件Nginx前端静态资源文件18080/18083

网络策略流程图

flowchart TD
subgraph A [外部访问]
direction LR
User[办公电脑<br>(用户端)]
end

subgraph B [应用服务器集群]
direction TB
App1[应用服务<br>Gateway/Base/User等]
App2[应用服务<br>Metadata/DDM/DDD等]
App1 -- "HTTP<br>11010-11050, 12010-12050<br>13010-13020, 14010, 15010-15040<br>16010-16020, 18083" --> App2
end

subgraph C [中间件组件集群]
direction TB
Comp1[组件服务<br>Elasticsearch]
Comp2[组件服务<br>Zookeeper]
Comp3[组件服务<br>Nacos]
Comp4[组件服务<br>Redis]
Comp5[组件服务<br>Neo4J]
Comp6[组件服务<br>Kafka]

Comp2 -- "TCP<br>2888, 3888" --> Comp2
Comp3 -- "TCP<br>7848, 8848, 9848, 9849" --> Comp3
Comp4 -- "TCP<br>6379, 6380" --> Comp4
Comp6 -- "TCP<br>9092, 9093" --> Comp6
end

subgraph D [数据库服务器]
DB[数据库<br>MySQL/Oracle/Dameng/PostgreSQL]
end

User -- "HTTP<br>8848, 18080, 18083, 12345" --> Nginx

App1 -- "TCP<br>9200" --> Comp1
App1 -- "TCP<br>2181" --> Comp2
App1 -- "TCP<br>8848" --> Comp3
App1 -- "TCP<br>12345" --> Dolphin[DolphinScheduler]
App1 -- "TCP<br>6379, 6380" --> Comp4
App1 -- "TCP<br>7687, 7474" --> Comp5

Comp2 -- "TCP<br>2181" --> App1

App1 -- "TCP<br>3306, 1521<br>5236, 5432 等" --> DB
Comp1 -- "TCP<br>9300?" --> Comp1
源IP目标IP协议类型目标端口
办公电脑Nginx所在的应用服务器HTTP8848/18080/18083/12345
应用服务应用服务HTTP11010/11020/11030/11040/11050/12010/12020/12030/12040/12050/13010/13020/14010/15010/15020/15030/15040/16010/16020/18083
应用服务组件服务TCP9200/2181/8848/12345/6379/6380/7687/7474
组件服务组件服务TCP6379/6380/9092/9093/2181/2888/3888/7848/8848/9848/9849
应用服务/组件服务数据库TCP3306/1521/5236/5432等

7. 数据库初始化

Datablau产品支持搭建的后台数据库类型如下,您选择其中一种即可,请先创建好数据库实例,在应用程序启动时会自动创建DDL建表语句,数据库大小写不敏感。

数据库类型及配置

MySQL

  • 版本: 5.7 / 8.0
  • 数据库参数:
    • 字符集编码:UTF8MB4
    • 排序规则:utf8mb4_general_ci
    • 大小写不敏感:lower_case_table_names=1
    • 传输包大小:max_allowed_packet=1024M
  • 权限: 建立一个数据库用户并拥有以下20个数据库的完整权限:
    • DATABLAU_NACOS
    • DATABLAU_BASE
    • DATABLAU_USER
    • DATABLAU_WORKFLOW
    • DATABLAU_METADATA
    • DATABLAU_DOMAIN
    • DATABLAU_DQ
    • DATABLAU_DQ_RES
    • DATABLAU_GRAPH
    • DATABLAU_JOB
    • DATABLAU_DDM
    • DATABLAU_ARCHY
    • DATABLAU_BPMN
    • DATABLAU_ASSET
    • DATABLAU_SECURITY
    • DATABLAU_JDBC_MGMT
    • DATABLAU_DDD
    • DATABLAU_METRIC
    • DATABLAU_DDS
    • DATABLAU_DOLPHIN

Oracle

  • 版本: 11g / 12c / 19c
  • 数据库参数:
    • 字符集编码:UTF8
    • 大小写:不敏感
  • 权限:
    • 建立单独的服务名/实例名,示例:DATABLAU
    • 建立单独表空间名称,示例:DATABLAU
    • 权限:CONNECT和RESOURCE
    • 在同一个数据库实例中新建以下18个schema:
    • DATABLAU_NACOS
    • DATABLAU_BASE
    • DATABLAU_USER
    • DATABLAU_WORKFLOW
    • DATABLAU_METADATA
    • DATABLAU_DOMAIN
    • DATABLAU_DQ
    • DATABLAU_DQ_RES
    • DATABLAU_GRAPH
    • DATABLAU_JOB
    • DATABLAU_DDM
    • DATABLAU_ARCHY
    • DATABLAU_BPMN
    • DATABLAU_ASSET
    • DATABLAU_SECURITY
    • DATABLAU_JDBC_MGMT
    • DATABLAU_METRIC
    • DATABLAU_DDS

达梦 (Dameng)

  • 版本: V8
  • 数据库参数:
    • 字符集编码:UTF-8(UNICODE_FLAG=1 CHARSET=1)
    • VARCHAR类型对象的长度是否以字符为单位:是(LENGTH_IN_CHAR=1)
    • 兼容模式:不兼容(COMPATIBLE_MODE=0)
    • 大小写是否敏感:不敏感(case_sensitive=0)
  • 权限: 在同一个数据库实例中新建以下18个用户:
    • DATABLAU_NACOS
    • DATABLAU_BASE
    • DATABLAU_USER
    • DATABLAU_WORKFLOW
    • DATABLAU_METADATA
    • DATABLAU_DOMAIN
    • DATABLAU_DQ
    • DATABLAU_DQ_RES
    • DATABLAU_GRAPH
    • DATABLAU_JOB
    • DATABLAU_DDM
    • DATABLAU_ARCHY
    • DATABLAU_BPMN
    • DATABLAU_ASSET
    • DATABLAU_SECURITY
    • DATABLAU_JDBC_MGMT
    • DATABLAU_METRIC
    • DATABLAU_DDS

PostgreSQL

  • 版本: 14.6
  • 数据库参数:
    • 字符集编码:UTF8
    • 大小写:不敏感
  • 权限: 在同一个数据库实例中新建以下18个模式:
    • DATABLAU_NACOS
    • DATABLAU_BASE
    • DATABLAU_USER
    • DATABLAU_WORKFLOW
    • DATABLAU_METADATA
    • DATABLAU_DOMAIN
    • DATABLAU_DQ
    • DATABLAU_DQ_RES
    • DATABLAU_GRAPH
    • DATABLAU_JOB
    • DATABLAU_DDM
    • DATABLAU_ARCHY
    • DATABLAU_BPMN
    • DATABLAU_ASSET
    • DATABLAU_SECURITY
    • DATABLAU_JDBC_MGMT
    • DATABLAU_METRIC
    • DATABLAU_DDS

数据库/用户作用及依赖

数据库/用户作用DAMDDMDDC/DDSDDD
DATABLAU_NACOS存储配置文件信息
DATABLAU_BASE存储基础数据信息
DATABLAU_USER存储用户信息
DATABLAU_WORKFLOW存储工作流数据
DATABLAU_METADATA存储元数据信息
DATABLAU_DOMAIN存储数据标准
DATABLAU_DQ存储数据质量规则
DATABLAU_DQ_RES存储数据质量问题数据
DATABLAU_GRAPH存储知识图谱数据
DATABLAU_JOB存储任务调度数据
DATABLAU_DDM存储模型数据
DATABLAU_ARCHY存储架构管理数据
DATABLAU_BPMN业务流程模型数据
DATABLAU_ASSET存储数据资产信息
DATABLAU_SECURITY存储数据安全信息
DATABLAU_JDBC_MGMT存储数据安全网关信息
DATABLAU_DDD存储数据开发平台信息
DATABLAU_METRIC存储指标数据
DATABLAU_DDS存储数据服务模块数据
DATABLAU_DOLPHIN存储调度平台信息

部署的产品功能模块不同,对应着不同的后台数据库,部署之前请务必确认好产品模块。如存在多套环境共用一个数据库实例的情况,请增加前缀区分,例如SIT_DATABLAU_DDM、PRD_DATABLAU_DDM等。(不推荐多套环境共用一个数据库实例)


8. 安装检查事项

  1. 检查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版本、CPU架构、内存、磁盘空间大小、网络策略和防火墙等。
  2. 根据服务器资源和IP地址,进行部署的软件包规划。
  3. 检查和配置服务器的系统参数、各服务器之间互相配置Host。
  4. 安装和配置JDK环境(openjdk-17.0.8和jdk1.8.0_202)

9. 组件安装

产品和组件的安装部署顺序是"先组件,后产品",因此请先根据您所购买的产品类型,确定好需要安装部署的组件。

9.1 Elasticsearch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elasticsearch-7.17.8.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elasticsearch-7.17.8.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执行mv elasticsearch-7.17.8 elasticsearch命令,重命名文件夹。
  4. 进入/opt/elasticsearch/config目录下,执行vi elasticsearch.yml命令修改配置文件:
cluster.name: datablau-es
network.host: 10.10.10.10
http.port: 9200
  1. 执行chown -R datablau:datablau /opt/elasticsearch命令,将文件属主更改为datablau用户。
  2. 证书配置:
  • 进入/opt/elasticsearch/bin目录下,执行./elasticsearch-certutil ca命令,然后按回车键。
  • 进入/opt/elasticsearch目录下,执行mv elastic-stack-ca.p12 config/命令。
  • 进入/opt/elasticsearch目录下,执行./bin/elasticsearch-certutil cert --ca config/elastic-stack-ca.p12命令,然后按回车键。
  • 进入/opt/elasticsearch目录下,执行mv elastic-certificates.p12 config/命令。
  • 进入/opt/elasticsearch/bin目录下,以datablau用户身份执行./elasticsearch命令启动服务,检查有无报错信息。
  1. 执行./elasticsearch命令无报错提示后,停止Elasticsearch进程,执行./elasticsearch -d命令以守护进程的形式启动Elasticsearch服务。
  2. 进入/opt/elasticsearch/bin目录下,执行./elasticsearch-users useradd datablau命令创建用户,输入和确认密码:DataBlau@2022,执行./elasticsearch-users roles -a superuser datablau命令为datablau用户赋权。
  3. 执行ps -aux | grep elasticsearchnetstat -ntlp | grep 920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9.2 Redis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redis-5.0.14.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redis-5.0.14.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redis-5.0.14目录,执行make命令编译。
  4. 进入/opt/redis-5.0.14/src目录,执行make install PREFIX=/opt/redis命令。
  5. 进入/opt/redis-5.0.14目录,执行cp redis.conf /opt/redis/bin命令,复制配置文件。
  6. 执行mkdir /opt/redis/datamkdir /opt/redis/logsmkdir /opt/redis/run命令创建文件夹。
  7. 进入/opt/redis/bin目录,执行vi redis.conf命令修改配置文件:
bind 10.10.10.10
port 6379
daemonize yes
pidfile ../run/redis.pid
logfile ../logs/redis.log
dir ../data
requirepass DataBlau@2022
  1. 进入/opt/redis/bin目录下,以datablau用户身份执行./redis-server redis.conf命令启动服务。
  2. 执行ps -aux | grep redisnetstat -ntlp | grep 6379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9.3 Neo4J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neo4j-community-3.5.28.tar.gz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neo4j-community-3.5.28.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执行mv neo4j-community-3.5.28 neo4j命令,重命名文件夹。
  4. 进入/opt/neo4j/bin目录下,执行vi neo4j命令配置Java环境变量:
export JAVA_HOME=/opt/jdk1.8.0_202
  1. 进入/opt/neo4j/conf目录下,执行vi neo4j.conf命令修改配置文件:
dbms.connectors.default_listen_address=0.0.0.0
dbms.connector.bolt.enabled=true
dbms.connector.bolt.listen_address=:7687
dbms.connector.http.enabled=true
dbms.connector.http.listen_address=:7474
  1. 进入/opt/neo4j/bin目录下,执行./neo4j start命令启动服务。
  2. 进入/opt/neo4j/bin目录下,执行./cypher-shell命令,输入初始登录用户名/密码:neo4j/neo4j登录到cypher-shell工具。再输入CALL dbms.changePassword('DataBlau@2022');命令,修改初始密码。

9.4 Kafka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kafka_2.12-3.5.1.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kafka_2.12-3.5.1.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执行mv kafka_2.12-3.5.1 kafka命令,重命名文件夹。
  4. 进入/opt/kafka/config/kraft目录下,执行vi server.properties命令修改配置文件。
  5. 进入/opt/kafka/bin目录下,执行./kafka-storage.sh random-uuid命令。
  6. 进入/opt/kafka/bin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
  7. 进入/opt/kafka/bin目录下,执行./kafka-server-start.sh -daemon ../config/kraft/server.properties命令启动Kafka服务。
  8. 可执行ps -aux | grep kafkanetstat -ntlp | grep 9092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9.5 Nacos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nacos-server-2.2.3.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nacos-server-2.2.3.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执行mv nacos-server-2.2.3 nacos命令,重命名文件夹。
  4. 进入/opt/nacos/conf目录下,根据具体的后台数据库类型执行对应的数据库建表语句。
  5. 进入/opt/nacos/conf目录下,执行vi application.properties命令修改配置文件。
##  MySQL Database
spring.datasource.platform=mysql
spring.sql.init.platform=mysql
db.pool.config.driverClass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db.url.0=jdbc:mysql://10.10.10.10:3306/datablau_nacos?characterEncoding=utf8&connectTimeout=1000&socketTimeout=3000&autoReconnect=true&useUnicode=true&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UTC
db.user.0=root
db.password.0=DataBlau@2022
  1. 进入/opt/nacos/bin目录下,执行./startup.sh -m standalone命令启动服务。
  2. 执行ps -aux | grep nacosnetstat -ntlp | grep 8848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服务启动成功后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http://IP:8848/nacos,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初始化用户密码:nacos/nacos建议尽快修改掉)即可访问Nacos管理平台,在【节点列表】中可查看节点列表的状态。
  3. 在Nacos的【命名空间】中新建一个命名空间:
  • 命名空间ID:datablau
  • 命名空间名:datablau
  • 描述:北京数语科技有限公司
  1. 在Nacos的【配置管理】进入到【配置列表】中,切换至“datablau”的命名空间下,点击【导入配置】按钮上传配置文件,上传完毕各服务模块的配置文件会展示在当前命名空间配置列表下,如下图所示。

9.6 Zookeeper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apache-zookeeper-3.8.0.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apache-zookeeper-3.8.0.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执行mv apache-zookeeper-3.8.0 zookeeper命令,重命名文件夹。
  4. 进入/opt/zookeeper/conf目录下,执行vi zoo.cfg命令修改配置文件。
  5. 进入/opt/zookeeper/bin目录下,执行./zkServer.sh start命令启动zookeeper服务。
  6. 可执行ps -aux | grep zookeepernetstat -ntlp | grep 2181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9.7 Dolphinscheduler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olphinScheduler部署包到服务器/opt目录下。
  2. 配置服务器ssh免密登录。
 ssh-keygen -t rsa -P '' -f ~/.ssh/id_rsa
cat ~/.ssh/id_rsa.pub >> ~/.ssh/authorized_keys
chmod 600 ~/.ssh/authorized_keys
  1. 执行tar -zxvf apache-dolphinscheduler-3.1.7.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2. 执行mv apache-dolphinscheduler-3.1.7-bin dolphinscheduler命令,重命名文件夹。
  3. 上传数据库驱动文件到dolphinscheduler的alert-server、api-server、master-server、worker-server和tools的libs目录下。
  4. 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tools/sql/sql目录下,根据具体的后台数据库类型执行对应的数据库建表语句。
  5. 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bin/env目录下,编辑dolphinscheduler_env.sh脚本中的配。
  6. 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bin/env目录下,编辑install_env.sh脚本中的配置。
  7. 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api-server/bin目录下,编辑start.sh脚本中的配置。
  8. 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master-server/bin目录下,编辑start.sh脚本中的配置
  9. 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master-server/conf目录下,编辑common.properties配置文件,并拷贝到worker-server/conf、alert-server/conf、api-server/conf目录下。
  10. 分别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master-server/conf、/opt/dolphinscheduler/worker-server/conf、/opt/dolphinscheduler/alert-server/conf和/opt/dolphinscheduler/api-server/conf目录下,编辑application.yaml配置文件。
  11. 进入/opt/dolphinscheduler/bin目录,执行./install.sh命令启动服务。
  12. 服务启动成功后,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http://10.10.10.10:12345/dolphinscheduler/ui/login访问Dolphinscheduler平台,初始用户名密码:admin/dolphinscheduler123,登录后需要将admin的密码修改为与Datablau数据治理平台的admin用户密码一致。登录Dolphinscheduler平台后,在【安全中心】的【令牌管理】界面中创建Token令牌。
  13.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0.10.10.10:18080/ddd-app进入DDD数据开发平台,在【系统管理】的【发布管理】界面中,创建并测试连接Dolphinscheduler环境。

10 产品安装

10.1 微服务-网关服务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gateway.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gateway.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gateway/app目录,上传datablau-gateway-*.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gateway/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101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gateway.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gateway/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2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Gateway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gatewaynetstat -ntlp | grep 1101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2 微服务-用户管理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user.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user.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user/app目录,上传datablau-usermanagement-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user/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103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usermgmt.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user/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2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User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usernetstat -ntlp | grep 1103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3 微服务-基础服务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base.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base.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base/app目录,上传datablau-base-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base/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102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base.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base/bin目录下,执行./startup.sh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8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Base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basenetstat -ntlp | grep 1102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4 微服务-工作流引擎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workflow.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workflow.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workflow/app目录,上传datablau-workflow-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workflow/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104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workflow.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workflow/bin目录下,执行./startup.sh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2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Workflow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workflownetstat -ntlp | grep 1104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5 微服务-知识图谱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graph.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graph.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graph/app目录下,上传datablau-graph-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graph/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204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graph.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graph/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Graph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graphnetstat -ntlp | grep 1204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6 微服务-任务调度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scheduler.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scheduler.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scheduler/app目录,上传datablau-job-scheduler-service-*.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scheduler/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205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job_scheduler.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scheduler/bin目录下,执行./startup.sh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Scheduler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schedulernetstat -ntlp | grep 1205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7 微服务-元数据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metadata.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metadata.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metadata/app目录,上传datablau-metadata-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metadata/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201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metadata.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metadata/bin目录,身份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3. Metadata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metadatanetstat -ntlp | grep 1201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8 微服务-数据标准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datastandard.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datastandard.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datastandard/app目录,上传datablau-datastandard-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datastandard/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202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domain.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atastandard/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2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Datastandard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datastandardnetstat -ntlp | grep 1202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9 微服务-数据质量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dataquality.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dataquality.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dataquality/app目录,上传datablau-dataquality-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dataquality/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203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dataquality.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ataquality/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Quality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dataqualitynetstat -ntlp | grep 1203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0 微服务-数据资产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dataasset.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dataasset.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dataasset/app目录,上传datablau-dataasset-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dataasset/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401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dataasset.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ataasset/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Dataasset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dataassetnetstat -ntlp | grep 1401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1 微服务-数据安全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datasecurity.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datasecurity.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datasecurity/app目录,上传datablau-datasecurity-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datasecurity/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501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datasecurity.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atasecurity/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Security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datasecuritynetstat -ntlp | grep 1501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2 微服务-审计日志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audit.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audit.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audit/app目录,上传datablau-audit-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audit/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504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audit.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audit/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2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Audit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auditnetstat -ntlp | grep 1504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3 微服务-安全网关管理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jdbc-gateway-mgmt.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jdbc-gateway-mgmt.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jdbc-gateway-mgmt/app目录,上传datablau-jdbc-gateway-management-*.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jdbc-gateway-mgmt/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503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jdbc_gateway_mgmt.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jdbc-gateway-mgmt/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JDBC-Gateway-Mgmt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jdbc-gateway-mgmtnetstat -ntlp | grep 1503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4 微服务-安全网关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jdbc-gateway-mgmt.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jdbc-gateway-mgmt.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jdbc-gateway-mgmt/app目录,上传datablau-jdbc-gateway-management-*.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jdbc-gateway-mgmt/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503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jdbc_gateway_mgmt.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jdbc-gateway-mgmt/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JDBC-Gateway-Mgmt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jdbc-gateway-mgmtnetstat -ntlp | grep 1503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5 微服务-机器学习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aic.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aic.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aic/app目录,上传datablau-aic-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aic/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505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aic.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aic/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8.Aic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aicnetstat -ntlp | grep 1505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6 DDM数据建模平台

  1. 使用datablau用户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ddm.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ddm.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ddm/app目录,上传datablau-ddm-*.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ddm/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301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dm.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dm/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8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DDM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dmnetstat -ntlp | grep 1301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7 微服务-模型逆向

在ddm后启动,注意:ddm如果重启,一定要重启ddm-re,内存配置和ddm一样。

  1. 使用datablau用户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ddm-re.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ddm-re.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ddm/app目录,上传datablau-ddm-*.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ddm-re/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304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dm-re-instance.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dm-re/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8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DDM RE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ddm-renetstat -ntlp | grep 1304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8 DDM Archy架构管理

  1. 使用datablau用户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archy.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archy.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archy/app目录,上传datablau-archy-*.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archy/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302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archy.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dm/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Archy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dmnetstat -ntlp | grep 1302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19 微服务-业务流程模型

有Archy可以没有BPMN,有BPMN必须有Archy。

  1. 使用datablau用户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bpmn.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bpmn.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bpmn/app目录,上传datablau-bpmn-*.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bpmn/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303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bpmn.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bpmn/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BPMN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bpmnnetstat -ntlp | grep 1303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20 DDM Floating License管理平台

DDM Floating License建议和DDM Server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1. 使用datablau用户登录到目标服务器,并上传datablau-ddm-license.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进入/opt/datablau-ddm-license/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8083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dm-license-server.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ddm-license/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Datablau Floating License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ddm-licensenetstat -ntlp | grep 18083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4. 服务启动成功后,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IP:18083/ddm-license-server/service/index.html,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admin/admin)后即可进入DDM数据建模工具Floating License管理平台页面。
  5. 在DDM Floating License管理平台页面,点击页面右上角的【上传】按钮,上传ddmlicserver.lic许可文件验证通过后,DDM Floating License管理平台页面上会显示该license文件的许可信息,如用户名、公司名称、许可数量和到期时间。 此时DDM数据建模工具客户端即可连接DDM Floating License正常激活使用。

10.21 微服务-模型开发平台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ddd.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ddd.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ddd/app目录,上传datablau-ddd-*.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ddd/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601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ddd.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dd/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DDD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ddnetstat -ntlp | grep 1601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22 微服务-指标管理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datablau-metric.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datablau-metric.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进入/opt/datablau-metric/app目录,上传datablau-metric-server-*.jar项目包到该目录下。
  4. 进入/opt/datablau-metric/bin目录下,编辑startup.sh脚本中的配置。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ip=10.10.10.10   # 本机IP地址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port=16020
-D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0.10.10.10:8848 # Nacos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1. 进入Nacos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菜单的【配置列表】中切换到“datablau”命名空间下,选中datablau_metric.yaml配置文件后,点击【编辑】按钮,编辑完成后点击【发布】按钮进行配置保存。
  2. 进入/opt/datablau-metric/bin目录,执行./startup.sh脚本命令启动服务。
  3. 注意:在执行startup.sh脚本之前,请根据服务器实际内存去修改startup.sh脚本文件中的 $JAVA_HOME/bin/java -Xms1g -Xmx4g配置,避免内存溢出问题。
  4. Metric服务启动成功后可执行ps -aux | grep datablau-metricnetstat -ntlp | grep 16020命令查看进程及端口监听状态。

10.23 Nginx前端静态文件

  1. 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上传nginx.tar.gz部署包到服务器的/opt目录下。
  2. 执行tar -zxvf nginx.tar.gz命令解压部署包。
  3. 分别上传web-base、web-ddc、web-ddd、web-ddm、web-dds、web-domain、web-ds前端静态资源文件到/opt/nginx/app目录下。
  4. 进入/opt/nginx/src/nginx-1.26.2/目录,执行如下命令:
./configure \
--prefix=/opt/nginx \
--sbin-path=/opt/nginx/bin/nginx \
--conf-path=/opt/nginx/conf/nginx.conf \
--pid-path=/opt/nginx/run/nginx.pid \
--with-http_ssl_module \
--error-log-path=/opt/nginx/logs/error.log \
--http-log-path=/opt/nginx/logs/access.log
  1. 上述命令之行无异常后,继续执行make编译命令以及make install安装命令。
  2. 进入/opt/nginx/conf目录,修改vi nginx.conf配置文件。
  3. 将DDM数据建模工具客户端的安装包DDMSetup.zip文件,上传至服务器的/opt/nginx/app/web-ddm/static/download目录下。
  4. 进入/opt/nginx/app/web-ddm/static/conf目录下,编辑vi setting.js文件:
licenseServerUrl: 'http://10.10.10.10:18083/ddm-license-server/service/index.html',
  1. 配置完毕后,进入/opt/nginx/bin目录下,执行./nginx命令启动服务。
  2. Nginx服务启动成功后,在浏览器地址中输入:http://10.10.10.10:18080/base-app(初始化用户密码:admin/admin)登录到Datablau数据治理平台的系统管理界面,在【配置管理】的【产品许可管理】界面中,点击右上角的【上传文件】按钮上传授权License许可文件。

11 常见问题

  • 启动Elasticsearch时报错,提示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can not run elasticsearch as root
    • 解决方案:Elasticsearch不允许以root身份启动,建议部署应用和启动服务都使用Datablau这个用户操作。
  • 启动Elasticsearch时报错,提示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nio.file.AccessDeniedException: /opt/elasticsearch/config/jvm.options
    • 解决方案:当前启动用户无操作权限,建议root用户为当前操作用户赋权。
  • 启动Elasticsearch时报错,提示max file descriptors [4096] for elasticsearch process is too low, increase to at least [65536]
    • 解决方案:使用root用户修改vi /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添加或修改如下行:
      • *  hard  nofile   65536
      • *  soft  nofile   65536
  • 启动Elasticsearch时报错,提示max virtual memory areas vm.max_map_count [65530] is too low, increase to at least [262144]
    • 解决方案:修改vi /etc/sysctl.conf文件,增加下面的配置:vm.max_map_count=262144。修改完成后,保存退出,执行命令sysctl -p生效。
  • 启动Elasticsearch时报错,提示max number of threads [2048] for user [es] is too low, increase to at least [4096]
    • 解决方案:修改 vi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 *  soft  nproc  4096
  • 启动Elasticsearch时报错,提示Java version [1.8.0_222-ea] is an early-access build, only use release builds
    • 解决方案:更换JDK版本。
  • Redis组件在进行编译时报错,提示“/bin/sh: cc: command not found”。
    • 解决方案:切换至root用户,执行yum -y install gcc gcc-c++ libstdc++-devel命令安装GCC依赖包。
    • Redis组件在进行编译时报错,提示zmalloc.h:50:31: fatal error: jemalloc/jemalloc.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解决方案:执行make distclean命令清理编译残留文件。
  • DAM或DDM应用启动成功,log也无报错,但是页面访问不到或无法连接到DDM模型库服务器。
    • 解决方案:检查应用服务器防火墙或端口是否开放,或是否有物理防火墙存在。
  • 日志文件中显示 ORA-01017: invalid username/password; logon denied
    • 解决方案:请检查配置文件中数据库用户名/密码是否正确。
  • 启动某些微服务时报如下错误 Caused by: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Cannot load from short array because "sun.awt.FontConfiguration.head" is null
    • 解决方案:Linux系统缺乏字体导致,执行yum install -y fontconfig harfbu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