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框架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是Datablau为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搭建的一套平台,主要为了解决企业内数据安全分级分级,数据访问管控两大痛点场景。
数据安全管理目标
在数据治理中提到的数据安全治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数据合规性:确保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使用等环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内部政策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数据安全性:**通过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篡改或破坏,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管理优化:**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提升数据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组织与角色
在数据安全管理过程中,角色和制度的支持是确保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些在数据安全治理中常见的角色:
数据安全官:负责整体数据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确保数据安全政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和评估公司数据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
数据安全主管:负责整个数据安全团队的管理和领导,确定数据安全策略、规定安全措施,监督和评估数据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
安全架构师:负责设计和规划组织的数据安全架构,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安全解决方案,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和工具。
风险评估专家:负责评估和分析组织的风险状况,制定应对措施,并提供风险管理建议。
安全培训师:负责培训组织内部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设计和实施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
合规专员:确保组织的数据安全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合规要求,制定合规策略和措施,并监督和评估合规工作的执行情况。
数据保护官:负责公司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事务,制定和监督公司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政策,处理与数据保护和隐私相关的事务,包括用户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存储等。
规章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明确数据的定义、数据处理的范围以及数据安全的含义。
强调维护数据安全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规定了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在数据安全工作中的职责。
建立了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机制以及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等。
2.《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网络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监督管理的适用范围。
强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规定了网络数据处理者的安全保护义务,包括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不得从事非法网络数据处理活动等。
强化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保护,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向其他网络数据处理者提供、委托处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时,应通过合同等约定处理目的、方式、范围以及安全保护义务等。
建立了网络数据跨境安全管理制度,对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3. 行业规范与标准:
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数据安全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行业内的数据安全。
地方性法规: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性数据安全法规,以加强数据安全监管。